7月17日下午,安徽工程大学青年社科学者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校图书馆202会议室举行。安徽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江涛,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友锐,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凤权,安徽省社科界青年学者协会会长周泽将,安徽省社科联学会工作处四级调研员曹刚出席会议。学校宣传部、科技处负责人,各相关学院科研副院长及青年社科学者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
黄友锐在致辞中指出,安徽工程大学青年社科学者协会的成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旨在构建跨学科创新平台,推动社科与工科交叉融合,着力打造具有“工科底色”的特色人文社科发展之路。他希望青年社科学者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开拓创新、恪守学术道德,肩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充分发挥学校多科交叉融合平台优势,不断探索前沿、挑战未知,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安工程力量”。
江涛代表省社科联对协会成立热烈祝贺。他高度评价了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他指出安徽工程大学学科特色鲜明,人文社科研究特点突出,特别是2024年在国家级人文社科项目中表现优异,一批青年社科人才不断破圈出彩。他表示,安徽工程大学青年社科学者协会的成立,将有力对接省社科联“四大计划”,为青年学者成长“搭桥铺路”。他希望协会深入挖掘学校的工科特色优势,积极贡献独具特色的“安工程智慧”。
会上,江涛与黄友锐共同为“安徽工程大学青年社科学者协会”揭牌。周泽将代表安徽省社科界青年社科学者协会宣读贺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工程大学青年社科学者协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会长会议成员,凤权当选会长,王宗乾当选常务副会长,王凤莲、查桂义、张云丰、韩利敏、李海涛当选副会长,王凤莲当选秘书长。
凤权作为首任会长作表态发言。他分析了当前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强调协会成立的使命在于凝聚青年才俊智慧,以会员带动非会员,破除学科壁垒,协同攻坚克难。阐述了协会筑牢思想根基,促进交叉融合,强化成长支撑等核心工作方向,并号召全体会员共同努力,将协会建设成为富有活力的学术共同体,为学校发展和区域建设贡献青年社科力量。
成立大会后,协会举行了首场学术交流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志迎教授、围绕青年教师成长路径与学术IP塑造作专题报告。
安徽工程大学青年社科学者协会是在校党委领导下、校社科联与科技处指导下的社会科学领域青年学者自发组建的联合性群众学术团体。首批会员涵盖人文社科领域40岁以下青年学者。协会将以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凝聚青年学术力量、促进交叉融合创新、服务青年人才成长,助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安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年社科学者的力量。
(文:杨爽;图:蒋梦萍;编辑:高倩;初审:王凤莲;审核:王宗乾)